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住》花75美元設計一個用木棧板打造的家:THE PALLET HOUSE


曾經我也想過請室內設計師來改造老房子,但光是設計費就要10萬台幣起跳,更別說從無生有的住屋DIY設計,一想到素人要了解基本的結構力學、還要兼具想出實用美觀的設計,就覺得是個實踐起來遙遙無期的任務。
看到這則報導時真的有種被救贖的感覺,不到台幣3000元就能買到最基本的房屋設計圖耶,簡直是打破目前為止最低的建屋設計預算。製作這個設計草圖的紐約建築設計事務所「 i-Beam Designs」,原本是為了因應自然災害發生時毀損的民宅而設計了這款防災式房屋。
這款房屋的搭建不需要高度的建築技術,只需依照說明書組合就能在一天之內完成搭建作業。這個作品在2010年的臨時住宅設計競賽「The Earth Awards」中獲獎。這是一個介於帳篷式避難所與簡易組合屋之間的建築結構,實際使用起來也比外觀看起來的還要耐久,這個設計基本上可使用5年左右。藉由木板與其他的細部零件組合,可以降低運輸與其他成本。而且,所有的材料還能夠再利用。因為是組合式骨架,這樣的好處是能藉由施工當地的泥砂、磚頭石塊、油漆及水泥再次施工固定結構,成為強度更為堅固的建築。

木棧板搭配水泥或塑料板再次施工固定




就像上圖所示,可以部分固定,約需80塊木棧板就能搭建起這樣一棟臨時住宅,並透過釘子或固定繫帶來連結棧板完成骨架。與帆布組合使用可以防止雨水的滲透,在木棧板上使用隔熱保溫的發泡樹脂或塑料板也可達到防止浸水的功效。發泡塑料也可以當作絕緣體,能夠對應各種自然環境。目前在「 i-Beam Designs」的網頁上,就可以75美元的價格購得此款房屋的設計圖。這個設計除了能夠當住家,也還有許多用途與可能性等著我們去發掘。有動過蓋屋DIY念頭的人不妨可以參考看看呢。

來看看搭建的影片介紹:
翻譯原文出處:
TABI LABO: 9,000円の「家」が発売中!しかも、完成までたった1日でOK
http://tabi-labo.com/157771/75-usd-for-a-house/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一個人的移動城堡》:製作跟著你自由移動的家。


《坂口恭平篇》免房租、免水電費,住在只有我一人的獨立國家。
「移動式住家」顧名思義就是會動的家,沒有基礎、且因為附有車輪故可任意移動。只確保最基本的居住空間、再透過使用自然再生的能源,就可能實現超低消費的生活方式。最近、自己動手打造「移動城堡」的人似乎有增加的趨勢。
◎從流浪漢的住處得到靈感
2011年我最初製作的移動屋大約是寬1.5m,深2.4m,高2.1m,室內約可擺放3張塌塌米的程度。材料全部都可以在特力屋之類的DIY材料行購得,花費的金額為2萬6千日圓(約台幣6800元)。而且不用付租金和房貸。說這話的是建築家兼作家的坂口恭平,因為研究流浪漢的住處得到靈感,而提出了這嶄新的「移動屋」生活方式。根據日本的建築基準法,所謂的建築物必須滿足以下三種條件:1.有屋頂。2.有牆壁或者柱子。3.固定於土地上。
而移動屋是裝上車輪,並非固定於土地上的,所以並不被認定為建築物。當然,也就不需要被徵收固定資產稅(台灣的土地或房屋稅)再者,基於道路交通法,裝上車輪的移動屋雖可能被認定為輕型車輛,但實際上並不會將移動屋駕駛在道路上,所以也不需要進行定期車檢或是繳納各類汽車稅。坂口將製作完成的移動屋置於東京吉祥寺的停車場,並在那裏開始他的移動屋生活。於是他也終於發現,不管在法律的任一條文裡尋找,都找不到關於"居住"的定義。只要在哪邊睡覺,那裏就是住處嗎?在車裡睡覺的話呢?如果不接自來水管、電線、瓦斯的話,那裏就不是住處了嗎?如果沒有這樣的定義的話,那不管是誰都能自己創造自己的住處才是。甚至只要有住址(日本沒有詳細的門牌號碼而是以街道、丁目來做區域劃分,再按照姓氏名牌做門牌收發郵件,台灣的話可能會有點困擾)在郵筒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就能收到寄來的郵件了。甚至在停車場也能設置住民票(相當於台灣的戶口名簿)。



《高橋雄也篇》來住住看移動屋吧!
「房租零元、電費燃料費零元、水費零元,移動屋的製作約花費了7萬日圓(相當於台幣一萬八千元)」年僅24歲的音樂人高橋雄也這麼說道。他住在離東京都心搭電車只需一個小時的山梨縣上野原市。實際上,放置移動屋的土地是以每月2000日圓的費用支付著的,雖然如此生活上需要負擔的成本仍然是接近於零。高橋因為日本東北大地震的契機,開始思考與自然共存的社會以及關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在那個時候,他邂逅了坂口所寫的《獨立國家的創建方式》(講談社‧2012年)一書。
我對坂口先生提倡的「移動屋」十分有興趣,但是不實際住進去看看還是沒有任何概念,於是起了自己蓋的想法。很快地就和從事木工的朋友一起開始移動屋的製作計畫。製作的條件是:能夠移動與可以收納於停車空間。參考了一般的單間套房大小,並增加了使用便利的小閣樓,實際的空間大小約為6張塌塌米。並且,採用了螺柱與螺絲釘使成品成為「可分解的家」,組合與拆卸只需半天就可以完成,也能裝載在2噸卡車上。製作時間約為20天左右。大學畢業後的2014年春天開始入住。
生活上必要的用電只有照明、iphone的充電、音響而已,於是花了四萬日圓添購了50W的太陽發電板與30Ah的蓄電池組合成了太陽能電力系統。「開伙是在室外用火箭爐燒柴,室內則使用卡式瓦斯爐,水則是到附近的溫泉時順便提取湧泉回來使用。準備兩個20公升的儲水箱,一個5公升的寶特瓶,撐三四天沒有問題。」目前上廁所是在便利商店跟出門辦事的地方解決。但遲早會裝設生物分解的乾式環保廁所。那麼,實際生活起來到底有沒有甚麼不方便的地方呢?
「與都市生活比起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幾乎沒有壓力,對我來說是正面多於負面,生活起來很愉快。被大自然所包圍,又能泡溫泉,有時候住在附近的鄰居還會拿新鮮的蔬菜給我呢。」之後高橋還考慮增建當倉庫置物用的移動屋,並開設輕型卡車能裝載的移動型咖啡屋。他想把這種舒適愉快的移動屋生活方式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井之上裕理篇》女孩兒也愛住移動屋!
28歲的打工族井之上裕理小姐,在神奈川的大學畢業後一年就脫離上班族身分搬到了鹿兒島居住。本來要展開一個人的生活卻發現公寓的房租太高,於是決意住進移動屋。和友人一起製作取名為「Rootsbox」的移動屋,製作預算20萬日圓,空間約3個塌塌米大,附有廚房與收納空間,睡覺是在小閣樓。供電使用100%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照明設施、風扇、筆電與手機的充電、打水幫浦的電力全由太陽能電板與電池提供。從2012年的10月開始約在這裡生活了500多天。當然,房租、電費、水費都沒花費一毛錢。
「一開始是將Rootsbox放置在工作地點的停車場,過了一陣子又租借了民家的庭院,不管哪裡都只花費了3000日圓。」
回想起來,當初生活在停車場的日子,附近的孩子都會跑來窺探,還有車子出入的噪音讓人沒辦法靜下心來,但是等到移住到民家庭院時不但能確保隱私也安靜多了,住起來非常舒服。廁所跟自來水,前後是使用公司跟後來租借的民家提供的。「實際住起來,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水源的取得。雖然我使用的是設有20公升儲水箱的廚房設備,但是儲水箱非常重,裝水作業進行起來相當的累人。」烹煮時使用卡式瓦斯爐一個。自己煮飯、配菜則是自己醃的醬菜。或是清蒸蔬菜也經常吃,因為碗筷的洗滌簡單,可以省水。
移動屋內可以添設雨水儲存槽與生物分解廁所,也可以添設冰箱。但這次選擇不設置上述的物品,也因為沒有冰箱,4-10月間氣溫升高時會特別小心食材與飯菜的酸敗,冬天則因為氣溫只有2-3度,室溫下也可以撐個2-3天。「移動屋差不多該讓給下一個人居住了。沒想到開始找新房客時,來跟我接洽的全都是女性,我相當的驚訝。其中的一位已經接手並入住移動屋了。我雖然現在搬到了公寓居住,但是天花板突然變得那麼高反而有點不習慣呢(笑)」在這500多天的移動屋生活中,井之上小姐體會到睡覺的地方只需要最基本的東西就夠了。再來就是像江戶時代的長屋那樣,想要有可以分享共同空間的夥伴。如果接下來要再過移動屋生活的話,希望能夠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打造一個移動屋村落,井之上小姐這麼說。




《形川健一篇》裝載在輕型卡車上,提升機動性
雖說移動屋是可以移動的房子,但也不是說搬就搬那麼輕鬆的事。思考輕便移動的解決方案時,輕型卡車後方的載貨車台成為一個解答。把千葉縣的匝瑳市當作活動據點的形川健一先生(46歲),從前擔任海上自衛隊的工作前往非洲的吉布利共和國之時,因為當地的生活與日本有極大的差距而受到相當大的震撼。2012年6月歸國之後,他想著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幸福的呢?對於目前的工作與生活開始抱持著疑問,於是在千葉縣一邊幫忙田裡的作業,也把剛買的BMW賣掉換成一台新的輕型卡車。
「剛好就在那個時候,我看了坂口恭平先生2012年的紀錄片《移動屋的製作方式》。把那個裝在輕卡車後面不但有機動性,去外面喝酒就直接睡在裡面也可以當作酒後駕車的另一種對策啊(笑)」隔年一月完成的「移動屋1號」製作費約2萬日圓。到了秋天更製作了追求舒適性的「移動屋2號」。但是,卻產生了地面高度將近3m,重量2000kg,裝卸困難與行車時的風阻過大的問題。這次重新思考,依造自己的身材大小、視線高度與使用習慣,完成了裝設地板下收納的「移動屋3號」。與露營車最大的不同是,因為移動屋是卡車的「貨物」,所以不用申請車輛改造許可。再者,也可以將移動屋改成可以一人獨力裝卸的構造,在過夜場所將移動屋卸下後,輕卡車又可變回交通工具,是一種非常有彈性的利用法。提倡移動屋的坂口先生曾這麼說:「把稱為家的空間做極限的延伸,將都市整體的空間都視為生活要素的一部分就好了。廁所、水源區、投幣洗衣、便利商店都非常的多,也可以更加活用圖書館與公園之類的公共設施。旅館大廳與咖啡店不僅有冷暖氣也有免費的wifi網路,甚至也漸漸有可以使用電源的地方了。」但不論在都市的停車場,充滿自然的地方,或是裝載在輕卡車後方,實際生活在移動屋中還是需要不少勇氣。但是,要是能夠跨越這道辛苦的門檻,就不需要每個月支付貴得要命的屋租雜支。人生是不是該有這麼一次豁出去挑戰的嘗試機會呢?




翻譯原文出處:
週プレNEWS 2015/2/12 家賃も光熱費もゼロ。自分だけの独立国家で生きるモバイル生活とは?
http://wpb.shueisha.co.jp/2015/02/12/43459/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技能》捏陶習作。


從國中第一次捏陶以來,就一直很想去學做陶。
目前人在國外,附近的陶藝工作室不多,所費也不貲。
曾經想過自己找黏土、用柴燒,但是其實這樣的品質並不穩定,新手柴燒的成品大約有一半以上會有燒得溫度不均、容易碎化等等的問題,第一張照片裡擺在紅磚上的陶碗,就是用製窯後剩下的黏土捏製,再用柴燒的成品。
最近在圖書館找陶藝的相關書籍,發現日本的業者開發一種可以用家庭烤箱燒製的陶土,價格當然比一般陶土貴一些,但想想可以省下跑陶藝工作室的車油費、場地、燒製費,製作的時間上也比較能配合我自己的時間。當作入門時練習的素材,應該是足夠了。圖二是烤箱陶土捏完原型後陰乾中的樣子,原型的乾燥需要4-7天左右。




第一次製作,我沒有買任何製陶工具,都是利用家裡現成的料理道具跟雙手完成的,圖三的兩根0.7公分左右粗的鐵條是當初接餅乾代工時,開發模具時使用的剩材,小麵桿也是,剛好派上用場。桿成平板是製作的基本,基本上想桿成多厚的陶片,就找兩根多厚的木板或片狀物墊在兩邊桿,大致可以得到需求厚度的陶片。我需要0.5公分厚的陶片,所以移除鐵條之後再自己憑感覺桿得薄一點,只是陶土比起麵團要硬上許多,需要一點力氣跟訣竅才能桿得均勻平坦。


陶板的接合是使用陶土混合水製作成的陶泥(圖四),如果在塑型時因為彎曲產生了裂痕,或是整體的面有不平滑的地方,最後都可以用陶泥來粉飾太平,乾燥後就會跟陶本身融合成一體。接著就是回到圖二的陰乾。



陰乾之後就可以上色或白化粧,我也買了一罐白化妝的土(圖五),雖說是土其實有點粉漿狀,水分很多,靜置時白色的土質成分會沉澱在底下,使用時搖晃均勻,再用一般的畫筆著色(圖六)。



終於到了第一次燒製,製作說明上寫著在烤箱內鋪上鋁箔紙後再烤,以免溫度不均。因為我的烤箱尺寸比較小一點,頂部離陶土的距離比較近,為了防止上面烤焦我將整個作品用鋁箔包覆後再入烤箱烤,160度左右烤了30分鐘。
經過陰乾跟烘烤,作品的重量跟體積有稍微縮水一點,所以製作時要抓10%的收縮率。第一次燒製完成並冷卻的作品就可以上保護漆,然後最後一次低溫燒製完成(120度,約15分)。



我很好奇保護漆的成分,據說是使用牛奶盒裡的原料製成,是一種無毒的樹脂塗層,顏色有點像乳清,觸感也有樹脂的黏性,沾到手的話要用熱水才洗得掉,經過低溫燒製後會在陶土表面形成防水防油的硬膜,但是成品只能當作盛裝食物的食器,不能再當作直火或進烤箱使用的烹煮器具使用,我想保護漆的成分遇高溫可能還是會融解。
最後一張圖七是上完保護漆的成品,這次是用紅陶土,家裡還有兩種土(卡其原色跟黑土)可以試,我要來好好想想作品計畫了。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火爐的兩三事 (二)



我想要一個自己的石窯已經不是最近的事。

三年前第一次學習製作100%的土石窯,十幾個學員札札實實一起工作了一個禮拜才完成圖一的小披薩窯,從收集材料到打地基開始完全以手工完成。因為我想知道在不仰賴大型重機具的情況下,有沒有可能以人手獨自完成這件事。



答案是肯定的,但你問我要不要自己蓋這樣的窯我卻開始有不同想法了。在台灣要蓋這樣的窯,有幾項前提不能不先考慮,這也是我兩次參加土窯建設後學到的經驗:第一、最好是蓋在你自己持有的土地上。第二、持有的土地與周邊的鄰居有一定間隔、環境也夠寬敞,位於下風處。

這兩個條件與你辛辛苦苦蓋好一個窯卻能不能用有著莫大的關係,舉兩個例子:在我學習並參與第一座土石窯的搭建時,是某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經屋主後代同意,以活用社區荒廢老屋的方式租借土地使用,但還沒簽好約我們就動工了(最大敗筆),動工時都還沒有任何問題,窯完成時問題才發生。屋主的老爸還是爺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宣稱自己才是所有權者,他並沒有同意任何人在他的地上蓋這些東西。於是打了基礎的土石窯你既沒辦法拔走也捨不得打壞,我們辛苦一禮拜的成果最後也只能送給地主,到目前也只是閒置在那。
第二個例子是在我還沒成為半X的工作者之前,曾經為了想更接近石窯而去一間窯燒的pizza店上過班,用的就是這種燒木柴的土石窯,雖然營業場所有裝設專門的排煙與空氣淨化設備,但在壅擠的台北住宅區還是引起了不少鄰居的抗議,最後還鬧上法庭。如果你不想為了每次生火都跟鄰居搞得不愉快,在台灣做這種打地基的土窯,除非你在鄉下有塊地,不然很難。似乎綜合以上的結論,都在鼓吹大家去買地?
當然不是,除了經濟狀況允許的人以外,大部分跟我一樣的小資或半X族應該都沒有能力去負擔這樣的一塊地。所以經過幾次的教訓後,我漸漸把想法轉到可以移動、拆卸的裝置上,不管你是租地或是臨時借用的場地,都可以做到人在爐在,人走拆爐的境界。

我還記得遇到圖三的石燒披薩窯時的震撼,因為那之前的一年我才剛因為買/借土地,然後蓋了拔不走的設施鬱卒了好一陣子,雖然安慰自己經驗是帶得走的,但總有一股失落感。


因為夜間光線不足,沒辦法拍得很清楚,圖三、圖四這個石窯只是用塑膠置物籃當支架,上面再以木棧板當作隔熱材,並使用耐火磚與石板組合搭建,就像中秋烤肉一樣在路邊臨時搭建起來,搭建時間不到十分鐘。材料不貴也不難取得,講究一點的可以使用天然石板或石塊,不那麼講究的應該在特力屋都可以購齊所有材料。磚塊冷卻後,也可以自己一個人輕鬆拆卸,裝在小貨卡後面隨身攜帶。有一種真不知道之前那麼辛苦是為了甚麼的感覺~!!
不過,雖然繞了這麼一大圈,這些經歷過的旅程也算是滿足了自己對於製窯的各項疑問,依照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對火爐的要求,漸漸也能進入見招拆招,無處不生火的境界了吧?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關於火爐的兩三事 (一)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年。

我回來了,因為在等著我文章的人。(沒想到真的有)

過去的一年,除了試著在都市的小公寓裡做個小小生產者(採種、栽培),摸索一些謀生技能(麵包、木工、編織、翻譯)之外,我內心對土地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這使我在市內的生活遇到了小小的瓶頸。

我希望能與真正在生活著的人有真正的互動,於是今年的四月我用了三個禮拜進行了一個小小的交流之旅。
圖片就是我住的大樹家山小屋,只有最簡單的電力設備:電燈、兩個插座,沒有水(但前後有溪流,積雪也算是水源之一),沒有廁所,大樹家主人放置了便座尿桶在房間內供住客使用,我在尿桶內鋪上一層樹葉並撒上厚厚的草木灰(照片中的火爐燃燒後的產物),可以吸收水分與異味,隔天再拿到樹林裡回歸自然。
在這裡,火爐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必需品,除了冬天取暖,燒飲用水、煮飯之外,燒洗澡水也是靠它。以前的生活就是這樣,大家依靠、圍繞著火爐生活,理所當然。
大樹家的主人是五人家族,夫婦兩人與三名小孩,他們過的就是古早的半農村生活,他們選擇的是半農半X的方式,自耕之外也經營接單製作的點心工作坊,偶爾也打工或銷售農作物,男主人並不贊成完全的自給自足生活,他認為某些都市人因為想過著離群索居的鄉村生活而來到鄉下,雖然從都市帶來了新移民與消費人口,卻不與當地人交流,鄉下於是成了另一個關係疏遠、缺少連結的地方。手作與半農生活之所以重要就是創造了與人的互動與交流,自給自足最終還是容易陷入交流過少、缺乏刺激的情況,而且達成的門檻高,容易因為失敗產生挫折。
說到鄉下的人際關係,可能有些人會有既定印象,認為人際關係緊密、應酬多,一點風吹草動就全村皆知,但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鄉下生活有時候忙碌(或遼闊)到你平常難得能見上你的鄰居幾次面。




光是為了火爐,為了能在寒冷的夜裡與清晨暖身子,在冬季來臨前的夏天就必須儲備柴火,男主人在夏天到處免費替人的庭院果園修枝砍樹,剛砍下的新鮮枝幹在夏天的烈日與秋風中乾燥過後堆起一排排的薪牆,這樣的忙碌可為冬季省下至少台幣兩、三萬的燃料費。然後我在山小屋裡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忙這些柴事,一睡醒就必須起火添柴,北國的氣溫即使到了四月中旬早晚依然只有2,3度,而火一旦燒起來,火勢之旺使得我大概每十分鐘就得丟一根與前臂等長同粗的薪柴進爐,否則火就要滅了,冷的時候一個小時燒個十來根亦非難事。以這種速度燒柴,白天我都得先到薪牆那揀上一個超市購物籃的薪柴量才夠應付一整晚的需求。所以我們並沒有天天洗澡,洗澡要從午飯過後就在浴缸裡蓄水,然後連續燒上兩三小時的柴才能完成的累人差事。原本在都市裡每天非得洗頭、洗澡不可的清潔強迫症也莫名其妙的在此獲得了舒緩。這裡的浴缸設計巧妙,有上下兩個進出水口,下方的出水口將水流過火爐上方,火爐再將熱水由上方的進水口流入浴缸,是一個下冷上熱的流動,但有時還是需要依靠人力攪動浴池的水以免上下冷熱不均。洗完身體後全家人輪流進浴池裡泡澡,最後剩下的浴缸水則留待隔天冷卻後接到洗衣機裡去洗衣服。這裡的生活沒有浪費,也沒有浪費的餘地。這裡只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清潔劑,如果太接近土地生活,自然也不能輕易破壞或傷害它,因為你知道遲早這一切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