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技能》捏陶習作。


從國中第一次捏陶以來,就一直很想去學做陶。
目前人在國外,附近的陶藝工作室不多,所費也不貲。
曾經想過自己找黏土、用柴燒,但是其實這樣的品質並不穩定,新手柴燒的成品大約有一半以上會有燒得溫度不均、容易碎化等等的問題,第一張照片裡擺在紅磚上的陶碗,就是用製窯後剩下的黏土捏製,再用柴燒的成品。
最近在圖書館找陶藝的相關書籍,發現日本的業者開發一種可以用家庭烤箱燒製的陶土,價格當然比一般陶土貴一些,但想想可以省下跑陶藝工作室的車油費、場地、燒製費,製作的時間上也比較能配合我自己的時間。當作入門時練習的素材,應該是足夠了。圖二是烤箱陶土捏完原型後陰乾中的樣子,原型的乾燥需要4-7天左右。




第一次製作,我沒有買任何製陶工具,都是利用家裡現成的料理道具跟雙手完成的,圖三的兩根0.7公分左右粗的鐵條是當初接餅乾代工時,開發模具時使用的剩材,小麵桿也是,剛好派上用場。桿成平板是製作的基本,基本上想桿成多厚的陶片,就找兩根多厚的木板或片狀物墊在兩邊桿,大致可以得到需求厚度的陶片。我需要0.5公分厚的陶片,所以移除鐵條之後再自己憑感覺桿得薄一點,只是陶土比起麵團要硬上許多,需要一點力氣跟訣竅才能桿得均勻平坦。


陶板的接合是使用陶土混合水製作成的陶泥(圖四),如果在塑型時因為彎曲產生了裂痕,或是整體的面有不平滑的地方,最後都可以用陶泥來粉飾太平,乾燥後就會跟陶本身融合成一體。接著就是回到圖二的陰乾。



陰乾之後就可以上色或白化粧,我也買了一罐白化妝的土(圖五),雖說是土其實有點粉漿狀,水分很多,靜置時白色的土質成分會沉澱在底下,使用時搖晃均勻,再用一般的畫筆著色(圖六)。



終於到了第一次燒製,製作說明上寫著在烤箱內鋪上鋁箔紙後再烤,以免溫度不均。因為我的烤箱尺寸比較小一點,頂部離陶土的距離比較近,為了防止上面烤焦我將整個作品用鋁箔包覆後再入烤箱烤,160度左右烤了30分鐘。
經過陰乾跟烘烤,作品的重量跟體積有稍微縮水一點,所以製作時要抓10%的收縮率。第一次燒製完成並冷卻的作品就可以上保護漆,然後最後一次低溫燒製完成(120度,約15分)。



我很好奇保護漆的成分,據說是使用牛奶盒裡的原料製成,是一種無毒的樹脂塗層,顏色有點像乳清,觸感也有樹脂的黏性,沾到手的話要用熱水才洗得掉,經過低溫燒製後會在陶土表面形成防水防油的硬膜,但是成品只能當作盛裝食物的食器,不能再當作直火或進烤箱使用的烹煮器具使用,我想保護漆的成分遇高溫可能還是會融解。
最後一張圖七是上完保護漆的成品,這次是用紅陶土,家裡還有兩種土(卡其原色跟黑土)可以試,我要來好好想想作品計畫了。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關於火爐的兩三事 (二)



我想要一個自己的石窯已經不是最近的事。

三年前第一次學習製作100%的土石窯,十幾個學員札札實實一起工作了一個禮拜才完成圖一的小披薩窯,從收集材料到打地基開始完全以手工完成。因為我想知道在不仰賴大型重機具的情況下,有沒有可能以人手獨自完成這件事。



答案是肯定的,但你問我要不要自己蓋這樣的窯我卻開始有不同想法了。在台灣要蓋這樣的窯,有幾項前提不能不先考慮,這也是我兩次參加土窯建設後學到的經驗:第一、最好是蓋在你自己持有的土地上。第二、持有的土地與周邊的鄰居有一定間隔、環境也夠寬敞,位於下風處。

這兩個條件與你辛辛苦苦蓋好一個窯卻能不能用有著莫大的關係,舉兩個例子:在我學習並參與第一座土石窯的搭建時,是某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經屋主後代同意,以活用社區荒廢老屋的方式租借土地使用,但還沒簽好約我們就動工了(最大敗筆),動工時都還沒有任何問題,窯完成時問題才發生。屋主的老爸還是爺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宣稱自己才是所有權者,他並沒有同意任何人在他的地上蓋這些東西。於是打了基礎的土石窯你既沒辦法拔走也捨不得打壞,我們辛苦一禮拜的成果最後也只能送給地主,到目前也只是閒置在那。
第二個例子是在我還沒成為半X的工作者之前,曾經為了想更接近石窯而去一間窯燒的pizza店上過班,用的就是這種燒木柴的土石窯,雖然營業場所有裝設專門的排煙與空氣淨化設備,但在壅擠的台北住宅區還是引起了不少鄰居的抗議,最後還鬧上法庭。如果你不想為了每次生火都跟鄰居搞得不愉快,在台灣做這種打地基的土窯,除非你在鄉下有塊地,不然很難。似乎綜合以上的結論,都在鼓吹大家去買地?
當然不是,除了經濟狀況允許的人以外,大部分跟我一樣的小資或半X族應該都沒有能力去負擔這樣的一塊地。所以經過幾次的教訓後,我漸漸把想法轉到可以移動、拆卸的裝置上,不管你是租地或是臨時借用的場地,都可以做到人在爐在,人走拆爐的境界。

我還記得遇到圖三的石燒披薩窯時的震撼,因為那之前的一年我才剛因為買/借土地,然後蓋了拔不走的設施鬱卒了好一陣子,雖然安慰自己經驗是帶得走的,但總有一股失落感。


因為夜間光線不足,沒辦法拍得很清楚,圖三、圖四這個石窯只是用塑膠置物籃當支架,上面再以木棧板當作隔熱材,並使用耐火磚與石板組合搭建,就像中秋烤肉一樣在路邊臨時搭建起來,搭建時間不到十分鐘。材料不貴也不難取得,講究一點的可以使用天然石板或石塊,不那麼講究的應該在特力屋都可以購齊所有材料。磚塊冷卻後,也可以自己一個人輕鬆拆卸,裝在小貨卡後面隨身攜帶。有一種真不知道之前那麼辛苦是為了甚麼的感覺~!!
不過,雖然繞了這麼一大圈,這些經歷過的旅程也算是滿足了自己對於製窯的各項疑問,依照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對火爐的要求,漸漸也能進入見招拆招,無處不生火的境界了吧?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關於火爐的兩三事 (一)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年。

我回來了,因為在等著我文章的人。(沒想到真的有)

過去的一年,除了試著在都市的小公寓裡做個小小生產者(採種、栽培),摸索一些謀生技能(麵包、木工、編織、翻譯)之外,我內心對土地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這使我在市內的生活遇到了小小的瓶頸。

我希望能與真正在生活著的人有真正的互動,於是今年的四月我用了三個禮拜進行了一個小小的交流之旅。
圖片就是我住的大樹家山小屋,只有最簡單的電力設備:電燈、兩個插座,沒有水(但前後有溪流,積雪也算是水源之一),沒有廁所,大樹家主人放置了便座尿桶在房間內供住客使用,我在尿桶內鋪上一層樹葉並撒上厚厚的草木灰(照片中的火爐燃燒後的產物),可以吸收水分與異味,隔天再拿到樹林裡回歸自然。
在這裡,火爐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必需品,除了冬天取暖,燒飲用水、煮飯之外,燒洗澡水也是靠它。以前的生活就是這樣,大家依靠、圍繞著火爐生活,理所當然。
大樹家的主人是五人家族,夫婦兩人與三名小孩,他們過的就是古早的半農村生活,他們選擇的是半農半X的方式,自耕之外也經營接單製作的點心工作坊,偶爾也打工或銷售農作物,男主人並不贊成完全的自給自足生活,他認為某些都市人因為想過著離群索居的鄉村生活而來到鄉下,雖然從都市帶來了新移民與消費人口,卻不與當地人交流,鄉下於是成了另一個關係疏遠、缺少連結的地方。手作與半農生活之所以重要就是創造了與人的互動與交流,自給自足最終還是容易陷入交流過少、缺乏刺激的情況,而且達成的門檻高,容易因為失敗產生挫折。
說到鄉下的人際關係,可能有些人會有既定印象,認為人際關係緊密、應酬多,一點風吹草動就全村皆知,但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鄉下生活有時候忙碌(或遼闊)到你平常難得能見上你的鄰居幾次面。




光是為了火爐,為了能在寒冷的夜裡與清晨暖身子,在冬季來臨前的夏天就必須儲備柴火,男主人在夏天到處免費替人的庭院果園修枝砍樹,剛砍下的新鮮枝幹在夏天的烈日與秋風中乾燥過後堆起一排排的薪牆,這樣的忙碌可為冬季省下至少台幣兩、三萬的燃料費。然後我在山小屋裡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忙這些柴事,一睡醒就必須起火添柴,北國的氣溫即使到了四月中旬早晚依然只有2,3度,而火一旦燒起來,火勢之旺使得我大概每十分鐘就得丟一根與前臂等長同粗的薪柴進爐,否則火就要滅了,冷的時候一個小時燒個十來根亦非難事。以這種速度燒柴,白天我都得先到薪牆那揀上一個超市購物籃的薪柴量才夠應付一整晚的需求。所以我們並沒有天天洗澡,洗澡要從午飯過後就在浴缸裡蓄水,然後連續燒上兩三小時的柴才能完成的累人差事。原本在都市裡每天非得洗頭、洗澡不可的清潔強迫症也莫名其妙的在此獲得了舒緩。這裡的浴缸設計巧妙,有上下兩個進出水口,下方的出水口將水流過火爐上方,火爐再將熱水由上方的進水口流入浴缸,是一個下冷上熱的流動,但有時還是需要依靠人力攪動浴池的水以免上下冷熱不均。洗完身體後全家人輪流進浴池裡泡澡,最後剩下的浴缸水則留待隔天冷卻後接到洗衣機裡去洗衣服。這裡的生活沒有浪費,也沒有浪費的餘地。這裡只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清潔劑,如果太接近土地生活,自然也不能輕易破壞或傷害它,因為你知道遲早這一切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