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技能》捏陶習作。


從國中第一次捏陶以來,就一直很想去學做陶。
目前人在國外,附近的陶藝工作室不多,所費也不貲。
曾經想過自己找黏土、用柴燒,但是其實這樣的品質並不穩定,新手柴燒的成品大約有一半以上會有燒得溫度不均、容易碎化等等的問題,第一張照片裡擺在紅磚上的陶碗,就是用製窯後剩下的黏土捏製,再用柴燒的成品。
最近在圖書館找陶藝的相關書籍,發現日本的業者開發一種可以用家庭烤箱燒製的陶土,價格當然比一般陶土貴一些,但想想可以省下跑陶藝工作室的車油費、場地、燒製費,製作的時間上也比較能配合我自己的時間。當作入門時練習的素材,應該是足夠了。圖二是烤箱陶土捏完原型後陰乾中的樣子,原型的乾燥需要4-7天左右。




第一次製作,我沒有買任何製陶工具,都是利用家裡現成的料理道具跟雙手完成的,圖三的兩根0.7公分左右粗的鐵條是當初接餅乾代工時,開發模具時使用的剩材,小麵桿也是,剛好派上用場。桿成平板是製作的基本,基本上想桿成多厚的陶片,就找兩根多厚的木板或片狀物墊在兩邊桿,大致可以得到需求厚度的陶片。我需要0.5公分厚的陶片,所以移除鐵條之後再自己憑感覺桿得薄一點,只是陶土比起麵團要硬上許多,需要一點力氣跟訣竅才能桿得均勻平坦。


陶板的接合是使用陶土混合水製作成的陶泥(圖四),如果在塑型時因為彎曲產生了裂痕,或是整體的面有不平滑的地方,最後都可以用陶泥來粉飾太平,乾燥後就會跟陶本身融合成一體。接著就是回到圖二的陰乾。



陰乾之後就可以上色或白化粧,我也買了一罐白化妝的土(圖五),雖說是土其實有點粉漿狀,水分很多,靜置時白色的土質成分會沉澱在底下,使用時搖晃均勻,再用一般的畫筆著色(圖六)。



終於到了第一次燒製,製作說明上寫著在烤箱內鋪上鋁箔紙後再烤,以免溫度不均。因為我的烤箱尺寸比較小一點,頂部離陶土的距離比較近,為了防止上面烤焦我將整個作品用鋁箔包覆後再入烤箱烤,160度左右烤了30分鐘。
經過陰乾跟烘烤,作品的重量跟體積有稍微縮水一點,所以製作時要抓10%的收縮率。第一次燒製完成並冷卻的作品就可以上保護漆,然後最後一次低溫燒製完成(120度,約15分)。



我很好奇保護漆的成分,據說是使用牛奶盒裡的原料製成,是一種無毒的樹脂塗層,顏色有點像乳清,觸感也有樹脂的黏性,沾到手的話要用熱水才洗得掉,經過低溫燒製後會在陶土表面形成防水防油的硬膜,但是成品只能當作盛裝食物的食器,不能再當作直火或進烤箱使用的烹煮器具使用,我想保護漆的成分遇高溫可能還是會融解。
最後一張圖七是上完保護漆的成品,這次是用紅陶土,家裡還有兩種土(卡其原色跟黑土)可以試,我要來好好想想作品計畫了。

1 則留言:

  1.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家用烤箱若是烤過陶土作品~~還能用來烤食物嗎~~會不會有毒物殘留啊~~好納悶~~因為沒有多餘的預算再買一個專用烤箱~~

    回覆刪除